专访设计师李文:设计不分大小 设计不分贵贱

筑家咖 人气:1.85W

的设计趋向简约化,所指的是一种知识上的简约。一个重质的高文化哲理,跟禅的理念相同。这就是让我们在科技资讯过剩的环境内,提供一个纯真有我的空间,供自我僻静思想。把以往的设计主义、信念及理性推论当作工具,简单地从基础去寻找,冥想才是直觉。设计及品味是不需要依附在名利上的,简约空间的灵气本来就需要设计师及观者的领悟力,“极度简陋”或“丰裕”只是一线之差

专访设计师李文:设计不分大小 设计不分贵贱

【设计本】 :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每一设计师都有着一个艰难的开始,一路走来迎接的会是辉煌的创新。来到我们演播厅的是我们的厦门晶森装饰设计公司创始人—李文先生,下面我们就和李总一起来一次 “海峡两岸设计文化”的交流.

【李文】 :非常感谢设计本对我的支持,给我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有机会跟这么多的网友们一起探讨设计,是小年之夜,在这里就给大家先拜一个早年了。

【设计本】 :初识李总,感觉他是一个饱经沧桑的生意人,细细跟他交谈一番后,才体会到了他另一面,那是一种对设计的执着,李总你能概述下你的设计生涯吗?这么多年的设计与创业给你的体会是什么呢?在这些年的探索过程中感受深的又是什么?

【李文】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环境给人生活、工作, 如果人家都不接受你的设计,试问你的目的达到了?接受设计是前提的条件……个人觉得没有永恒的设计,只有入时的设计方案。

我们的环境需要设计意识,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设计美化。设计是对问题的回答,具有功能性,可理解性,可再生性,可用性,设计应以反映人性为根本,考虑环境因素演化出设计的合理性和理性化思维,切入人性的功能美,当一个设计达到功能的完美时,这便是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设计的境界应该是社会功能性的无限接近,设计体现的是功能的完美, 设计是社会化普通的艺术。在长期、大量设计实践提炼出来的一种思维习惯—— 设计思维习惯,设计理念体现在作品中就是设计风格。以室内设计为例, 对于色彩、造型、空间、材料、设备等等设计元素的运用和构造,往往都会有自己习惯性的取舍,而当这种个人“取舍”的习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称之为设计理念。

我想设计理念应该具有阶段性和不可知性,之所以具有阶段性, 随着个人设计经历和生活阅历的成长,其设计思维习惯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的相应改变。既然设计理念本质上是一种思维习惯,那就算是自己本人也很难对其进行量化或概括,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将设计理念书面化、公式化。

【设计本】 :台湾自古就是中华大地的儿女,身为台湾的设计师,你对台外本土设计有何看法?较之与大陆,差异又在何处?大陆的设计师们还欠缺哪些不足之处?

【李文】 :富而好礼,这是我对台湾设计文化的评语,设计人在走过二十多年的空间历炼,许多大环境下的业主相对的也感受到对空间互动的成长,设计不再是空间材料的堆积,设计是对生活的体验,设计人更加珍惜对空间设计的使命感,所以设计不是单一方面的成长,更是双方互动的表现,大陆设计师缺少的是时间,要用短时间学习互动是很困难的,同样的要在短时间将大环境的消费者提升也是很困难的,大家用平常心看设计,多分享设计这样就能一起成长,当然我们也有缺点,缺的是环境,缺的是市场,大陆市场是比台湾大多的。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希望活得乐观一些,爽朗一些。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简单的述说下:要具备专业技能: 3D、CAD、宣图软件.懂基本的办公软件。要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再好的设计也要通过嘴去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要了解家装建材行业,你才能了解市场、了解建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个人形象需注重.

【设计本】 :看你的资料,你比较擅长于豪宅的设计,多年的豪宅设计经验,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能否讲讲你在豪宅设计方面的一些经验吗?在一些后期配饰上,如何去搭配呢?

【李文】 :在我做设计来;我想说做任何室内的设计风格.后期配饰的搭配 .主要理解它的形式与功能。物理功能,室内物理结构通过科学方法的处理所获得的正面效果,正确的空间结构和完善的设备条件,即为室内物理功能的主要因素。

生理功能,主要指人在不同的空间中不同的生活,人体生理方面的需要,例如:室内通风的要求,温度的要求,照明的要求,以及空间的高度家具的高低大小尺寸等等,都应按照人体的生理要求而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特有“人体工程学”即是研究各类人群的生理特点,为满足其需要而设计。

心理功能,主要室内的特质结构,通过科学手段处理以后,对于人的精神方面亦须造成积极的效果。心理功能一方面将建筑空间环境打造成良好舒适的感觉,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在形式的优美,如符合建筑类型不同而所期望的环境气氛给予人的精神感受。

三者功能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在设计过程中,“主”、“次”、“取”、“捨”也是互动的。

【设计本】 :“保护就是一种破坏,进化论就是一种反进化论”。现在都提倡和谐,环保与文化三者关系,而环保设计是目前的主流,你是如何看待环保设计的?在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上,你是否会更加的注重?

【李文】 :目前中国已经开始日渐注重自然生态的美学了;开始尝试将自然美学引入室内设计;呈现不刻意的雕琢空间景观。同时地球环保观念,正积极的推动生态与环保观念。并透过科技技术的改变与进步,探讨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倡导和谐,环保与文化已是当代的重要话题。我们拥有的并不是祖先留下的;而是向子孙所借取;做为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更重要是思考环保与生活话的可能.

我不敢用新材料.我怕材料不环保,我怕木材粘结不好.我觉材料越原始越好,木头、石材、混凝土、钢、玻璃,这几个材料先用好,然后去研究新材料的技术指标.估计人造石总有要取代天然石的,但我还是尽量用一些比较本质的材料.你们研究的不是材料,当然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 作为一个设计人员 应该引导着顾客的去接受一些新鲜的东西.

【设计本】 :近好像比较流行混搭形式的设计,在原有的某种风格中,参差另外一种风格,两者互相呼应。可是有些设计师却东施效颦,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失去了混搭的韵味。你是如何看待这样问题?在运用混搭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那些小问题呢?

【李文】 :多元化,室内环境艺术进入 90 年代以来建筑流派繁多,表现派、自然主义、高技派、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脉主义等,分不清的大大小小流派,再加上各种不同的风格层出不穷。

当今信息交流日益扩大,各种观念的互相吸收兼容,不界定性的界线模糊。一个室内设计可能吸收不止一个流派。很难分辩。多文化建筑环境艺术审美观,离不开多元化“文化”这一肥沃的土壤。是经济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反映。也是时代生活的反映。

个性化,个性化是千篇一律的对立面,有个性才有差异,有差异才有多元化,追求个性胜过追求“风格”,因为追求个性才有创造含意。建筑艺术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须艺术处理,(并非纯装饰)“技术美”并未摧毁或取代传统的建筑美感。古典的形式美的原则,经过改造和转化仍然发挥作。

多元不定的美,“非合谐”的统一受到重视,以模糊不定的光、色形。反映其深层次的美。以“含混”对“分明”,以“兼容”对“统一”中的变异,以表现其新意。

混搭风格没有明确的界定,却不意味着空间装饰因此可以没有章法和条理。

混搭只是一种整合元素的手段只是一种为了空间设计的整体性而服务的。在设计的表现上混搭更多的是一种折中的搭配。是满足各种功能和各种需求的手段。是调节各种生活设备解决不同空间的方法。在空间装饰上,整合各种设计元素的介质,现在的室内设计中装饰风格没有纯粹的界定。都只是复制一种装饰元素空间中有太多的民族元素和传统精神。对外来的东西也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模仿造型上的复制 ,而空间精神和生活习惯还是具有东方人的情节。空间的灵魂还是在中庸的精神里存在。但是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生活上对空间功能的要求也就有了更高的追求。而也只有在解决了人门的基本生活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精神上的追求。现代生活基础是在电器化,在电子设备的时代如何让空间有人的关怀和精神上的安抚也是设计考虑的。如何让空间的灵魂具有人的气质?在水泥盒子建筑中刻上人的记忆刻上家的历史,而不是有豪华的装修有纯粹的装饰风格而没有人的痕迹。

混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出奇制胜。要想轻松混搭成功,一定先要做好功课。要混搭一个空间虽然需要多种元素共存,但是不代表乱搭一气,混搭是否成功,关键还是要确定一个“基调”,以这种风格为主线,其他风格做点缀,分出有轻有重,有主有次。

【设计本】 :2006年你把广州作为自己向大陆设计进军的站,你对广州的设计是如何看待的?而现在又把公司迁居至厦门,成立晶森设计公司,广州与厦门的设计水准有何不同?怎么会想到把厦门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基地呢?

【李文】 :广州的设计环境比台湾大很多,竞争及地域的关系我个人选择了厦门,当然也是因为距离台湾近,做为两岸间的桥梁。室内设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厦门的设计环境在不断的改变,也吸引更多杰出的人才进来体会厦门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民族特性、生活方式、文化潮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气候物产等因素.我发现这里跟台湾相近点特多,也是我选择这的关系。

【设计本】 :现在设计界都在盛传这样的一话题:以后的室内设计可能会慢慢细分了,可能专门做洗手间或者是厨房的设计师都会出现,您同意这种观点吗?你自己以后会倾向那一类的专业设计师呢?

【李文】 :这种观点我同意;也许以后会更多的专业设计师,把分工合作的方法更加落实.

就像医生将人体细分为内外科然后再分深入些,这都是为求更专业的服务,当然免不了有许多统包的,就是他会说他每一样都会,我相信这也是整合,设计师他不是都会全能的,他扮演的是统合,但是细分还是有各个专精设计师,也许到时名称也会改变

我的倾向会希望做为一个空间分析师,把客户的空间做分析给他见议,如果可以我要先跟他的生活紧密了解一番,看看他喜欢的是啥,然后再为他量身打造

【设计本】 :现在很多的房地产都会先找设计师先做出样板房来让业主观赏,我有看过你做的一期样板房案例解析,看出你对样板房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你在做样板房的设计时如何切入主题?在一些细节的把握怎样去斟酌?

【李文】 :的设计趋向简约化,所指的是一种知识上的简约。一个重质的高文化哲理,跟禅的理念相同。这就是让我们在科技资讯过剩的环境内,提供一个纯真有我的空间,供自我僻静思想。把以往的设计主义、信念及理性推论当作工具,简单地从基础去寻找,冥想才是直觉。设计及品味是不需要依附在名利上的,简约空间的灵气本来就需要设计师及观者的领悟力,“极度简陋”或“丰裕”只是一线之差

【设计本】 :我觉得我们做设计师有很多自己很理想化的想法,比如说坚持我自己的想法、坚持我自己的个性。但是这种理想跟你工程项目有冲突的时候您会怎么作?

【李文】 :年轻时我曾为了生活放弃了一些坚持,也许是一些经历给我带来压力的关系,但是慢慢的我会调整比例,也许我会开始选择一些不错的案子来挑战自我,开始改变对空间的看法,这部分当然反映个人成长也反映时代的变迁。

【设计本】 :我们都知道在业界内,男女设计师比例有点失重,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有实力的杰出女性设计师,你是怎样看待女性设计师的?女性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那些地方是值得你们男同胞学习的呢?

【李文】 :在沟通解释上是没有什么差距的,比较于男性设计师,甚至有些优势。很多领导是很威严难沟通的,关键是他不给你沟通机会,但往往对于女性是会多给些机会和温和一些的,这在正常的各类业务交往中很普遍的现象。女设计师关键要有灵性和设计理念,不要像男设计师那样权威和倔强。条条道路通罗马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真谛,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和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办法

现在中国国内来讲 真正在搞设计的能有几个人 多数人都是在抄,在模仿。

如果只在国内来说:女性确实在体力上不如男性,主要是有时需要熬很长时间的工作,但是其他的地方都没什么不一样的,不过我感觉女性其实对色彩的东西比较有特长,很多平面广告都是女性比较有优势,还有跟客户接触多的。不是设计师而是业务部的人,男女的差别主要在于思维结构的不同而已,所有有时候看到听到的事情会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问题,所以得到的结论会不同 。

【设计本】 :失败是在谱写着一个成功的故事,成功是在缔造一个奇迹的传说。只有不断的奋进,才会有那么辉煌的。非常感谢李总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李总的公司越做越大,业绩越来越好。同时也希望网友们为设计界的进步,共同努力。 (来源:设计本)